歐盟RoHS指令最新修訂動態及應對策略

信息來源于: 發布于:2019-10-24

歐盟RoHS指令自2006年7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電子電氣產品綠色環保的熱潮。2009年RoHS指令修訂草案和豁免條款相繼出臺,歐盟的目的旨在收緊現行法規、提高生產商責任以及加強歐盟27國的市場監管。面對歐盟RoHS指令的最新變化,進出口機電企業應積極關注其實施動態,通過合理利用規則(如豁免指令)為自己爭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RoHS指令最新修訂動態


2009年6月11日,RoHS指令最新修訂的豁免指令閃亮登場。歐盟《官方公報》刊登第2009/443/EC號歐委會決議:為配合技術進展,修訂第2002/95/EC號指令即《限制有害物質指令》中關于鉛、鎘及汞豁免情況的附件。本次豁免物質共包含38個項目,其中新增六項分別為:電力變壓器中直徑100微米及以下細銅線所用焊料中的鉛、金屬陶瓷質的微調電位計中的鉛、2009年12月31日前專業音頻設備的光耦合器中使用的光敏電阻的鎘、2010年7月1日前直流等離子顯示器中陰極濺射抑制劑中的汞,其含量不得超過30毫克/顯示器、以硼酸鋅玻璃體為基礎的高壓二極管的電鍍層的鉛、用氧化鈹連接鋁制成的厚膜漿料中鎘和氧化鎘。


同年9月3日,歐盟提出了RoHS指令的最新修訂草案。新草案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將其適用范圍擴展涵蓋到所有電子電氣設備,除非特別指明排除在外。其中在不適用產品名單中增加了大型固定工業工具(large-scale stationery industrial tools)和管風琴樂器(musical pipe organs)。同時,RoHS指令中明確限制電子電氣設備中有害物質為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PBB)及多溴二苯醚(PBDE),此次沒有加入新物質。新草案第4條規定,委員會應根據本條第7款給出的方法,對附件IV所列限用物質清單進行審議。另外,草案還對制造商、進口商和經銷商的責任進行了規定。


作為RoHS指令的姐妹指令WEEE指令,也同期做了修訂。WEEE指令修訂草案制定了報廢電子電氣設備須達到的收集和回收目標。草案規定,成員國應鼓勵生產商承擔來自私人家庭電子電氣廢棄物收集設施的所有成本。新修訂草案文本又重新插入附件IA和附件IB(電子電氣設備的類別及各類別的產品清單)。新草案第2條第4款還特別補充,來自私人家庭以及非私人家庭的報廢電子電氣設備,一概視為來自私人家庭的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新草案同時澄清了“投放市場”指的是成員國的市場,而非歐共體市場。這對于企業履行注冊責任十分重要,因為這意味著電子電氣設備生產商(包括進口商)必須在其產品投放的每個市場所在國家進行注冊。


相關企業應對策略


針對以上現象,檢驗檢疫部門建議相關出口企業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積極做好應對工作:


一、正確應用豁免指令。企業必須正確理解RoHS的豁免條款,有效確定相應的產品是否在RoHS指令適用的豁免范圍內。有時企業認為自身的產品屬于豁免范圍,但成員國的法律要求并不由歐盟委員會來解釋,所以企業還應征得歐盟企業的認可。此外,對于成本較高的原材料,企業要爭取用可豁免的非綠色環保材料來替代,這樣可以減輕企業的短期負擔。而當企業一旦遭遇產品退運、扣押時,切不可自亂陣腳。機電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向當地檢驗檢疫部門或行業協會咨詢,看產品是否可以屬于豁免清單范圍內,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偟膩碚f,豁免條款的正確應用可以幫助企業規避新的環保指令,這對企業而言無疑是一次新的機遇和挑戰。


二、控制加工環節和供應鏈,尋求替代技術。RoHS指令被稱為迄今為止電子電氣產品最嚴厲的環保法規,大多數機電出口企業都能積極應對。然而有些情況下機電出口企業深感負擔較重,例如生產中部分物料(如有鉛焊)本身因為含有有害物質而被淘汰,同時新的替代物(無鉛焊)單價高、生產工藝不成熟、生產成本上漲。所以,企業采購部門應當嚴格要求供貨商提供指定檢測機構的RoHS檢測合格報告,并要求其提供所供產品與檢測產品的一致性保證。這樣就能從源頭上控制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對于國際上嚴格禁用的有毒有害物質,機電出口企業應當盡早尋求替代技術,改進產品技術構成,提高產品的環保性能,從而促進產業升級,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三、實時關注RoHS指令的動態。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RoHS指令的豁免清單每4年更新一次,歐盟考慮到在電子電氣行業中部分禁用的材料還沒有適用的替代品進行評估,所以確定它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豁免。根據時代發展和環保要求,RoHS指令及WEEE指令會進行及時修訂。這些技術法規、標準的動態及時收集,有助于企業盡早采取應對措施,優化自身產品結構,不斷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我國也在積極推行綠色環保法規。雖然作為應對主體的很多企業對RoHS指令還存在觀望僥幸心理,但是綠色環保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國內外市場上的這一普遍趨勢必然引發行業洗牌。要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勝,機電出口企業應當實時關注相關標準動態,合理利用法規政策,樹立綠色環保的企業形象。這才是企業的立足之根本,發展之基礎。